法可夢學院
-
八月 08, 2025
實習生|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碩士班 吳綺玲
實習期間|2024.11.18~2025.6.30
從聽見到看見|律師專訪讓我重新認識法律人的樣貌
在這次參與「小樹實習計畫」的過程中,我收穫良多,不僅拓展對法律實務的視野,也學習實際法學運用的技巧。首先,透過律師專訪的參與,我有機會深入了解不同領域律師如刑事、民事與家事律師的工作內容,尤其是在與當事人溝通與應對訴訟的技巧方面,讓我認識到法律專業不僅僅是知識的運用,更是一種高度仰賴人際互動與策略思維的職業。此外,透過律師們分享他們準備國家考試的經驗與方法,也讓我對未來考試與職涯發展有更清晰的方向,開始思考更多可能的路徑與選擇。
把法律說進人心裡|短劇腳本背後的溝通練習
其次,在實習期間,我也嘗試撰寫法律主題的網路短劇腳本。這項任務看似創意十足,但其實困難度不小,因為需要將複雜的法律概念轉化為一般大眾能理解且有共鳴的語言與情境。這不僅是一種寫作挑戰,更是一種法律溝通能力的訓練,讓我學會如何在法律與大眾之間搭建橋樑。
英文也能懂法律|第一次感覺法律英文離我不遠了
再者,此次實習還安排了法學英文相關的工作內容。由於平時在學校鮮少有機會使用英文處理法律資料,這次的練習對我來說格外有意義。從中我逐漸熟悉了常見的民事與刑事法律英文用語,對日後實務職業需求上也能有更好的準備。當然,法可夢公司提供諸多線上講座資源,實習生們能免費參與這些講座是一項難能可貴的福利。透過參與不同主題的課程,得以從多元面向理解法律與實務工作的結合,讓學習不再只限於課堂,也更貼近現實世界的需求。
沒有壓力,卻成長滿載|一段穩紮穩打的法律旅程
總結來說,「小樹實習計畫」是一段扎實又豐富的學習旅程,對於實習任務的時程安排都會符合學生們學業的步調調整,不會有過多壓力,同時也讓我在知識、技能與視野上都獲得了成長,也為未來的法律道路奠定了更穩固的基礎。
-
八月 08, 2025
實習生|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 三年級 陳泓慈
實習期間|2024.11.18~2025.6.30
找回與法律的連結|不典型法律系學生的一次深呼吸
對一個不那麼典型的法律系學生來說,加入法可夢小樹計畫,應該是我去年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一路以來,我在法律學習的過程中其實蠻常感到不確定—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這個領域,也不太確定考試前猛K的那些厚厚的法條與教科書到底會如何在未來影響我的生活。我的興趣一直比較偏向教育、社會實踐,坦白說也花了不少時間去做和法律比較沒那麼直接相關的事。常常覺得自己在系上好像有點格格不入,走的不是大家習慣的路線。但也因為這樣,我更想找到一個機會,讓我能夠重新靠近法律,好好釐清自己對於法律的感受。第一次覺得「法律可以這樣說」|從創作中學習用人話說法律
法可夢平台正提供我這樣的機會。小樹計畫的任務並不是單純完成交辦的任務,例如資料整理或打打字等等,而是讓我們可以創意發想,真正參與「法律怎麼被講清楚、說人話以及送出去」的過程。像是寫法律議題的短影音腳本、整理講座內容,甚至還有機會一起籌辦一場線上辯論比賽。在跟其他實習生一起討論、合作的過程中,我也認識到來自各校的夥伴,大家都有各自擅長的技能,在合作中可以共學共好,這些學習經驗是一般法律系學生很難在學校裡接觸到的。而線上、彈性的實習安排對我們這種課表常常卡爆的法律系學生來說也相當友善,能更好地運用自己的時間,要是遇到期中期末考或是重要事項,經理也都很願意與我們協調,整體工作的氛圍真的很好。
一場律師專訪,改變我對未來的想像|從迷惘到踏實的過程
如果要說最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絕對是律師專訪的企劃和執行。這其實是我從實習前就很期待的專案,因為我一直沒什麼機會參與系上的活動,也很羨慕其他朋友可以去社團辦座談、聽律師分享經驗。所以在這個企劃的參與中我一直都很投入—從找資料、設計訪綱、實際訪談到後來整理稿件都花費大量的時間,而我也覺得很值得。在跟不同領域、背景的律師聊完之後,才知道原來法律工作可以有這麼多種樣子,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每個人都面對過很多掙扎與選擇,這些故事與律師們的鼓勵讓我看到課本以外的法律世界,也慢慢安定了我對未來的焦慮。
原來,我也可以是法律人|不走主流也能走出自己的路
在法可夢認識的人事物都在提醒我「法律人」的樣子沒有標準答案,即使我不是那種從一開始就目標明確的學生也沒關係。重要的是,我願意慢慢探索,我相信將會找到一條把我喜歡的事情跟法律結合起來的路。
-
八月 07, 2025
實習生|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 羅日璋
實習期間|2024.11.18~2025.6.30
在法可夢「2025小樹十年培育計畫」的實習期間,我有幸採訪各位優秀的律師們,協辦辯論賽,這段寶貴的經歷讓我不僅增進了專業知識,也提升了跨領域協作與實務操作能力。
工作內容與學習收穫
實習中,我主要負責訪問律師們國考心得以及執業生涯發展,撰寫成專訪文章,並參與法可夢線上辯論盃的籌辦工作。透過這些任務,我學會了如何把他人敘述寫成激勵人心的故事。這讓我掌握台灣一般中文書寫技巧。
職場體驗與團隊合作
在法可夢的團隊中,我感受到大家的活力與包容,大家彼此支持,積極分享意見。實習過程中,我學習到有效溝通的重要性,無論是與法律專業人士還是其他實習生,都需要用清晰且有條理的方式表達想法,這對我未來職涯發展非常有幫助。
自我成長與未來展望
這次實習讓我發現自己在文字記錄及訪問技巧的強項,也意識到在時間管理與軟件操作上還有提升空間。更重要的是,透過跟不同律師訪問,了解法律之路從來不是平坦,他們當年同樣承受不同挫折與考驗,我慢慢放下對國考的恐懼,培養積極心態面對。而實習經驗讓我確信自己未來希望在法律領域深耕,結合法律與跨專業,推動法律服務的普及化以及增加大眾對法律專業的了解。
總結來說,法可夢的實習不僅豐富了我的法律知識,更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有機會親身參與律師資料庫的建構,令我喜出望外的是我的專訪文章獲得創辦人許惠峰律師嘉許,並以此作為範本參考,這段經歷將成為我職涯道路上的重要基石。我非常感謝法可夢提供這樣的機會,未來也期待能繼續在法律與多領域發揮所長,創造更多價值。
-
八月 06, 2025
近日本平台接獲通報,發現有不明人士在 Facebook 廣告中,冒用鍾佩陵律師及蕭育涵律師之姓名與照片,進行不實招攬,並聲稱可提供法律諮詢,甚至與投資、理財專案連結。
經查,該廣告及訊息所使用的照片,分別來源於「法可夢線上法律諮詢平台」與「龐波國際法律事務所」官網之律師介紹頁面,兩位律師均未授權任何第三人使用其姓名與肖像,亦從未在 Facebook 或 LINE 刊登相關廣告或從事投資推介行為。
此類行為已涉及偽造文書、個人資料保護法及刑法詐欺罪等刑事責任,並侵害律師肖像權與名譽權。本平台及涉案律師已向警方報案並提告,並同步通報警政署 165 反詐騙中心,盼儘速查明並嚴懲不法。
敬請社會大眾提高警覺,凡接獲自稱律師的投資邀約或不明廣告,務必透過官方平台或律所管道查證,切勿輕信或提供金錢及個資,以免上當受騙。
特此聲明如上。
法可夢線上法律諮詢平台 敬啟
中華民國114年8月6日 -
八月 01, 2025
實習生|中信金融管理學院 財經法律學系 彭靖婷
實習期間|2024.11.18~2025.6.30
書本之外的一扇窗
首先,真的非常感謝龐波國際法律事務所為法律系學生創造這樣的計畫,讓我在大四充滿書本的生活中,有一絲休息時間。雖然我所參與的工作內容並非事務所營運的核心,但每一項任務對我而言都是寶貴的學習機會。
從提問到對談,靠近實務的第一步
印象最深刻的大抵是與律師訪談的工作內容,從收集民眾們好奇的問題到問題編排設計,甚至是語句順序等等,萬幸是訪談的律師都能言善道,讓我的緊張程度大大降低。在與律師對談中讓我深刻體會到理論與實務的距離遙遠,也激發我對法律職涯更多的想像與敬意。
在三十秒裡說清楚法律
在實習過程中也有練習短影音腳本撰寫,寫劇本對我來說並非難事,但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將法律知識用淺白的言語讓民眾理解,非常考驗對法律的掌握度,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理解的偏差,為此我還特意去翻了教科書去確認內容的正確性,誠可謂一舉兩得,既完成了任務,也做到了複習。
微小參與,也能堆疊堅定的志向
儘管我所做的只是一些微小的協助,但每一次的參與都讓我對法律工作有了更具體的認識,也讓我明白,專業的背後,往往是無數細節的堆疊與不斷的修正。感謝這段實習經歷,讓我更加確定未來的方向,也讓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期待,如果仍有機會,希望可以繼續為小樹計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