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可夢學院
-
十一月 26, 2025
線上公益法律講座,免費報名!
把帳戶借給朋友、交給代辦,卻成為詐團的工具,甚至涉入詐欺及洗錢案件?
本講座將從帳戶使用與防詐觀念切入,帶你理解刑事責任、行政處分與金融風險的全貌,
避免在不知情下落入詐騙陷阱。
講座亮點搶先看-
帳戶外借可能涉及哪些刑事責任?
-
「不是故意」可否免責?常見誤解解析
-
書面告誡的適用情形與可能後果
-
收到告誡後的正確處理方式
帳戶使用的風險不僅是法律責任,還可能牽涉詐騙與信用受損。
具備基本的法律與防詐知識,才能真正守住自己的信用與安全。
法可夢線上生活法律講座
-
主題:帳戶外借風險解析:從詐欺嫌疑到書面告誡
-
講師:陳怡榮律師 (沃恆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
時間:2025/12/30 (二) 19:30–20:30
-
形式:google meet
-
費用:免費
-
-
十一月 25, 2025
線上公益法律講座,免費報名!
你以為只是點個連結、分享文章,沒想到卻打開了司法程序的潘朵拉盒子。
在網路快速流通的時代,許多看似不起眼的動作都可能牽動法律責任,
這場講座帶你看清網路行為的紅線,避免因一時大意而落入刑事風險。
講座亮點搶先看-
「只是點開」也可能犯罪?
-
點連結竟然成為詐騙共犯?
-
分享文章卻觸犯個資法、毀謗罪?
-
你不壞,但仍可能誤觸刑法:如何預防?
網路行為沒有刪除鍵,一個動作就可能引發後續事件。具備正確的法律知識,才不會在誤觸法律後追悔莫及!
法可夢線上生活法律講座
-
主題:點擊之下的風險:網路時代你我最容易踩到的刑法紅線
-
講師:吳秉諭律師(傳誠聯合法律事務所)
-
時間:2025/12/23(二) 19:30–20:30
-
形式:google meet
-
費用:免費
-
-
十一月 25, 2025
線上公益法律講座,免費報名!
鄰居吵到睡不著、監視器對著家門口讓你心裡發毛?
這場講座帶你了解噪音與隱私權的法律界線、蒐證方式,
以及能否請求賠償的實務要點,幫你在鄰居爭議中保護自己的權利!
講座亮點搶先看-
鄰居噪音怎麼算「違法」?
-
噪音能否求償?怎麼蒐證?
-
監視器能拍哪裡?什麼算侵犯隱私?
-
遇到隱私侵害如何蒐證、求償?
噪音和隱私爭議雖然常見,但只要掌握正確的處理方式,
就能在衝突發生時有效維護權益,讓生活品質不再受到影響!
法可夢線上生活法律講座
-
主題:鄰居噪音、監視器偷拍?常見鄰居糾紛的法律解方
-
講師:黃詩涵律師(誠驊法律事務所合署律師)
-
時間:2025/12/16(二) 19:30–20:30
-
形式:google meet
-
費用:免費
-
-
十一月 25, 2025
線上公益法律講座,免費報名!
家中長輩突然離世,遺產該怎麼處理?
為什麼需要遺囑?又該如何立遺囑?
這場講座帶你掌握繼承規劃中最常被忽略的細節,提早替家人與自己做好萬全安排。
講座亮點搶先看-
未婚無子女財產由誰繼承?
-
遺產怎麼繼承、如何分割?
-
預立遺囑有哪些必知重點?
-
信託、保險、贈與:能否突破特留分限制?
無論面對長輩遺產,或替自己提前規劃,繼承都是一生難以避免的課題。
現在多了解一點,未來就能多一分安心與踏實 。法可夢線上生活法律講座
-
主題:進階繼承實務:遺產分割、遺囑效力與特留分規範
-
講師:謝子建律師(龐波國際法律事務所合署律師)
-
時間:2025/12/09(二) 19:30–20:30
-
形式:google meet
-
費用:免費
-
-
十一月 13, 2025
近年詐騙事件頻傳,不少民眾因為把金融帳戶、虛擬貨幣帳號或第三方支付帳號借給他人使用而誤觸法律。
若帳戶被懷疑涉及不法資金流動,可能會被列為「警示帳戶」;如果進一步被認定違反洗錢防制法第22條第1項之規定,會被警察機關裁處「告誡」。
不論是「帳戶警示」或「告誡處分」,不僅均會影響資金調度,也會對個人信用造成長期影響。帳戶警示:暫時凍結帳戶,所有交易功能全面暫停
當法院、檢調機關或司法警察懷疑帳戶涉及詐欺、洗錢等情事時,會通報金融機構將帳戶列為「警示」,暫時凍結帳戶交易,以防止資金遭不法挪用。帳戶警示屬暫時性措施,通常在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便會解除警示:
(一)檢察官偵查終結並不起訴;
(二)法院判決無罪或緩刑;
(三)刑罰執行完畢;
(四)警示期間已達兩年。
在警示期間,帳戶的所有交易功能都會被全面暫停,無法正常轉帳、提款或收款,對日常生活與理財安排影響甚鉅。
告誡處分:長期監控,限制部分使用功能
如果違反洗錢防制法第22條第1項的規定,警察機關會核發「告誡」處分,一次為期五年。如果在告誡期間再犯,將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併科新台幣(下同)100萬以下罰金;如果在告誡處分期滿後再犯,將再核發一次為期5年的告誡處分。
帳戶經裁處「告誡」後,將會受到多項使用限制,包含:
(一)繳公用事業費用(水、電、瓦斯費等)以外,每日轉帳、提款上限1萬元;
(二)禁止使用網路銀行;
(三)金融機構可以拒絕辦理臨櫃交易或開立新帳戶;
(四)電子支付每日累計小額匯兌上限1萬元,每月累計收付上限3萬元;
(五)虛擬資產帳號結清後關閉,不能再開;
(六)如果是賣家,想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申請帳號,可能不會通過;
(七)如果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本來就有開立帳號,撥款天數將會不短於20日、每日收款上限2萬元、每月收款上限20萬;
(八)列為高風險客戶,金融機構、提供虛擬資產服務及第三方支付服務之事業或人員在查證期間,可以先暫停帳戶功能。
不服告誡處分的救濟途徑
如認為告誡處分不當,應於收到「告誡處分」30日內依法提起訴願,否則將喪失救濟的權利。
金融安全從日常意識開始
帳戶警示與告誡可同時存在,記得切勿將金融帳戶、虛擬貨幣帳號或第三方支付帳號借給他人使用,也不要代收、代轉他人資金。守護帳戶安全,就是守護自己的財富安全。
▐ 作者
林芊律師執業數年來跨足訴訟及非訟領域,包含:
※民事部分:返還借款、違約金、損害賠償、履行契約、勞資爭議、借名登記、越界建築、房屋漏水/裝潢糾紛、不動產租賃、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強制執行、外國判決承認及許可執行案件;